江宜樺即將成為近五十年來最年輕的閣揆,特別的是,藍營內部對江宜樺組閣,相對低調,反而是綠營出身的知識菁英,對江宜樺高度肯定,某種程度可說是又敬又畏。

江宜樺才剛上台,就已背負總統馬英九的陰影,已有不少人稱江為「小馬英九」,就外在的形象而言,也許如此,但就經歷和內涵而言,兩人的差距其實不小。

 

最大的差距可能來自時代的因素,關鍵不在江宜樺的年輕(歐巴馬、柯林頓上台時都更年輕),而是,江的養成過程,主要是來自解嚴前的「前夜」世代,他曾見證學運、社運的勃發,在台灣民主化歷程中,他和社會運動者可以運用如「自由、民主、正義」同樣的語言及概念;甚至,即使到了這個聞保守主義色變、人人都戴著自由主義者面具的年代,江宜樺可能還是台灣少數真正反省、思考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

     

如果說,民進黨曾經是沒有黨名的黨,現在的國民黨可能是「不知內容為何的政黨」,換句話說,就是不知為何而戰、跟著民粹浪潮逐波漂流,如果江宜樺能為國民黨注入實質的內容,至少讓國民黨認識自己的本質,對民進黨當然是一大威脅,難怪綠營菁英要戒慎以對。

 

當然,要改變政黨是極端困難的,李登輝能分裂國民黨,但還是無法改變它;蔡英文想要轉化民進黨,但在妥協的過程中,最後卻和民進黨密不可分,馬英九則是改變國民黨不成,最後幾乎要痛失影響力。所以,江宜樺這個原先國民黨的局外人,又能影響國民黨多少?

 

不過,最大的考驗,還在於江宜樺的自由主義,能否在台灣政壇落實實踐,他曾在《自由民主的理路》一書中自陳,「我在立志成為一個自由主義者十年以後,發現自己已不可能只是一個自由主義者,我寧可跟朋友說我是一個亞里斯多德主義者,或是一個擺脫不了儒家思想的現代知識分子。」

 

因為,他自承就和哲學家漢娜鄂蘭一樣,他們都反對獨善其身的個人主義、都肯定政治行動與公共空間的重要性,順著鄂蘭打開的窗戶看出去,是一個比自由主義豐富有趣的西方世界。

 

鄂蘭是有遠見的,早在五十年前,她就以行動作為政治理論的核心,她也許不喜歡預言,但從「占領華爾街」、到台灣的反核四運動,當前這樣的行動可說是方興未艾;事實上,之前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想要將核四公投綁大選的提議,意外的遭到強烈反彈,正點出鄂蘭形容的行動自發性及無法預期,因此更充滿了開創新局的可能。

 

看來,江宜樺如果能在閣揆任內實踐鄂蘭的哲學,這將會是實踐與理論對話的絕佳範例,但這也將是最困難的挑戰,只怕比實踐自由主義還要困難。

 

其實中時用不著寫那麼多,對於那些文學程度跟啟智學校沒兩樣的民進黨支持者來說是對牛談琴,之前當內政部長時希望江院長想在他任內時實施尤其是不在籍投票,是民進黨最不希望通過的法案,因為在中國台商超過七成是支持國民黨的,真的通過不在籍投票票數差距將是2012大選的兩倍。

更何況連綠到不能在綠張榮發乃中國政協委員會當家,都挺馬總統,對付要投綠的3成台商則是制衡,動之情''誘之利'動不了,簡單封殺生意,看你投不投,可不是今年1月實施台商投資保障所能保障的呦!確保勝選不二法門,民進黨都敢用二顆子彈了,卑鄙剛好而已吧!投資保障跟不在籍投票是配套型法案,民進黨擋看看中國會不會直接封殺你們去中國,去過的都已經讓中國官員耳提面命了吧!民進黨立委明白嗎?

 

至於民進黨出身的知識菁英,對江宜樺高度肯定,某種程度可說是又敬又畏。 恐怕得問同是耶魯大學出身的郭正亮是否曾被江院長修理過了,以下則是當內政部長推動時還沒通過的政策法案。

民主人權政策

合併選舉

2014年起,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長、縣市議員、長、鄉鎮市民代表與長等七種地方選舉,將集中在同一年同一日選舉,可大幅減少選舉頻率與社會成本。

推動「不在籍投票」

在2010年2月3日將民主人權政策列為內政部重要施政方向,並提出「研議不在籍投票」。他說不在籍投票有「通訊投票」、「代理投票」、「提前投票」、「移轉投票」等施行方式,並明確表示將先採行「從戶籍地移轉到工作所在地」的移轉投票方式。且如果修法與準備工作來得及,不排除年底5都選舉實施;如果準備工作來不及的話,則考慮在2012年總統大選實施。但2011年4月,中選會決定總統及立委合併選舉後,已決定暫緩辦理。

推動「政黨法」立法

為了推動相關民主人權政策,江宜樺將「政黨法」列為施政重要目標。政黨法草案中規定,禁止政黨經營或投資營利事業或購置不動產,除專供辦公使用者外;政黨已投資或經營之營利事業,應將出資額轉讓或交付信託。未來政黨法施行後,政黨之經費及收入之來源,將以黨費、政治獻金、政黨補助金及其孳息為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b7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